7月的一个深夜,特朗普结束与普京的通话回到白宫私人住所,心情不错地对妻子梅拉尼娅说:“今天和弗拉基米尔谈得很愉快。”
梅拉尼娅头也不抬,冷冷回了一句:“真的吗? 又一座乌克兰城市刚刚被炸了。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特朗普。
这已是梅拉尼娅第二次用残酷现实戳破丈夫的幻想。
几天前,特朗普曾乐观地告诉她“战争快结束了”,她却立刻提醒:俄军刚轰炸了乌克兰一家养老院。
这些对话被特朗普亲口向媒体曝光,意外揭开了白宫政策剧变的导火索。
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突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限俄罗斯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将征收100%关税!
他甚至威胁要制裁继续购买俄油的国家,剑指中国、印度和土耳其。
更让外界震惊的是,他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17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远超此前传闻的10套。
这些武器将由德国、芬兰等北约盟国支付费用,美国“一分钱不用花”。
普京当天就收到“惊喜”:特朗普与吕特当场拨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高调试探新武器交付计划。
泽连斯基事后激动宣称:“美国的态度彻底转向我们了! ”
这位极少涉足国际事务的第一夫人,为何能左右特朗普的决策?她的斯洛文尼亚出身成为关键。
梅拉尼娅成长于前南斯拉夫时代,家族亲历过强权政治压迫。
她的传记作者玛丽·乔丹指出:“她在一个不喜欢俄罗斯的国家长大,比内阁多数人更懂普京的本质。 ”
早在2022年俄乌开战时,特朗普公开夸赞普京是“天才”,梅拉尼娅却罕见唱反调。
她在社交媒体呼吁粉丝捐款给乌克兰红十字会,声明“我的心与乌克兰人民同在”。
如今,她的冷静提醒更直击要害:当特朗普沉迷于和普京的“私人友谊”时,她总能用战场实况刺破幻想。
乌克兰网友迅速将梅拉尼娅封为“救国特工”,甚至把她PS成身穿乌克兰国徽外套的女王,配文:“任务完成”。
尽管梅拉尼娅的“枕边风”引人注目,特朗普的转向更源于多重现实压力:
1. 普京的“外交打脸”激怒特朗普
半年内六次通话、每次长达两小时,特朗普原以为能与普京达成交易。
但6月俄乌重启谈判时,俄罗斯要价反而更高,坚持要求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甚至索要更多领土。
特朗普私下怒斥这是“外交侮辱”,抱怨普京“白天说话客气,晚上就炸平民”。
2. 欧洲盟友的“金钱攻势”
德国总理默茨率先响应特朗普要求,宣布将自掏腰包从美国采购“爱国者”系统援乌。
芬兰、丹麦等七国火速跟进,形成“欧洲出钱、美国供武”的新链条。
北约秘书长吕特更承诺:盟国将把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为美国军火商创造百亿订单。
3. 国内选情的紧急止损
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正强力推动《2025年制裁俄法案》,扬言要给特朗普“一把结束战争的重锤”。
随着中期选举逼近,特朗普对乌政策摇摆已导致支持率暴跌9%,他急需用强硬姿态挽回局面。
特朗普的“50天通牒”立即引发震荡:
乌克兰军方收到首批爱国者导弹,防空拦截率有望从70%升至90%;
俄罗斯表面淡定,克里姆林宫仅回应“已准备好谈判”,但私下加速与朝鲜的武器合作;
印度、土耳其等俄油买家紧急评估风险——若美国征收“连坐关税”,俄每年2亿吨原油出口恐遭腰斩。
然而硝烟中仍有算计。 美国要求乌克兰签署协议,用70%稀土矿开采权抵偿部分军援债务。 俄方更嘲讽特朗普的军援新模式:“不过是桩生意,换汤不换药”。
富深所配资-合法股票配资-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杠杆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