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这条街上,药店生意一度风生水起,几乎每条街都能开出几家暴利门店,但去年以后,这种暴利似乎不太行了。就算是那些上市的连锁药店,也难免受到影响。行业的转折点已经到来,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暴利生意,难道真的走到尽头了吗?
山东当地的连锁药店行业领军企业,竟然遭到老板和高管们频繁减持股份,一季度还关闭了119家门店。
大参林这家广东地区开了上万家门店的连锁药企,老板居然被刑拘了,还打算卖股票还债,公司也受到处罚,连私募基金的股东都暗地里减持股份。
不用多说,行业里头那7家上市连锁药店的财报都显示,净利润连续好几年稳步上升,可去年突然就转了个弯。药店行业的数据也透露,今年关掉的门店总数达到3.9万家,而且在四个季度里,这关店的速度还在逐步加快。
行业的转折点已经到来,那曾经赚得丰厚、利润高得吓人的生意,难道真的走到尽头了不成?
1. 连锁药店撑不住了?老板和高管们一通减持
连锁药店漱玉平民大药房,最近被老板和高管们一通减持:
就算实控人李文杰第一次出手减持漱玉平民的股份,但这已经是不到一年时间内,漱玉平民经历的第四波股东减持了。
2024年9月25日,漱玉平民发布公告,股东阿里健康(持股8.47%)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07064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原因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阿里健康刚准备出货还没两个月,漱玉平民又紧接着推出了第二轮减持。
2024年11月6日,漱玉平民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东兼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漱玉锦云(持股11.33%)和漱玉通成(持股9.54%)打算合计减持不超过804727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这两次减持公告一发出,没多久就搞定啦。
2025年1月24日,漱玉平民公告里说,阿里健康在2024年11月1日至11月6日期间,减持了4023500股,平均每股13.53元;从11月4日到12月12日,又减持了3017400股,均价11.6元,累计减持704090股,比例是1.75%。减完之后,阿里健康持股比例跌到6.72%。
2025年2月28日,漱玉平民发布公告称,漱玉通成在2024年11月28日到2025年2月27日之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392.33万股,平均每股14.73元;同时在同期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342.6万股,均价为11.53元股,总共减持了734.93万股,比例为1.83%。这次减持之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文杰以及其一致行动人漱玉锦云和漱玉通成的持股比例从56.31%下降到54.48%。
两个月前,又迎来了第三次减持行动。
2025年5月27日,漱玉平民公布了股东的第三轮减持计划。持股超过5%的股东、董事和高管秦光霞(持股比例为18.25%)打算减持公司股份,最多不超过12070918股,占总股本的3%,主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要。
根据漱玉平民披露的公告,秦光霞在6月23日至7月8日期间,减持了约402.29万股,平均每股12.52元;随后在6月24日至7月15日,又减持了大约804.72万股,平均价格为11.36元。两次合计减持了大概1207.01万股,占总股本的3%。按照这个数算,秦光霞此次减持的总套现金额超过1.4亿元。
现在这第四轮减持潮,不只是董事长自己要减持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也有董监高的减持,更有5%以上的股东刚刚解除质押,又有新的股可以套现了:
据资料显示,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北路56号,成立时间是1999年1月21日,主要经营范围是医药零售连锁。
在九十年代,作为六零后的一员,李文杰在山东医药总公司担任车间技术员。面对全国掀起的下海热潮,他果断辞掉原本的高薪岗位,投身创业。他和合作伙伴秦光霞租下济南的一家店铺,开始做起医药零售业务。没多久,生意逐渐打出名气,几年的时间里就把门店铺满了山东全省,形成了一个连锁药店。
2015年11月,李文杰带着公司搞了个股份制改造,正式成立了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到2021年7月5日,漱玉平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顺利上市。
之前的扩张步伐一直挺快,不过这两年就没那么顺利了。
漱玉平民2025年一季报公布,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在山东、辽宁、黑龙江、福建、河南、甘肃等地一共开了8916家门店,其中直营的有4353家,加盟的有4563家。
2024年年报显示,到年底时,公司一共开了9035家门店,直营的有4438家,加盟的有4597家。
按照这个计算,漱玉平民在一季度里的门店数量减了119家,要是里面还有新开张的店,那关闭的门店就得更不少啦。
你看啊,去年一整年漱玉平民才关了118家门店,可今天这第一季度关掉的就已经比去年还多了。
这么一想,漱玉平民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呀。
2. “万店大药房”:公司遭起诉,老板被判刑
山东的那家药店领头羊,最近可是遇到关门和减持的难题,而广东的药店行业龙头,这两年也是不太平静。
号称“万店大药房”的大参林,老板被判了刑,旗下子公司也因为单位行贿罪被处罚,最近还因为在售药时“泄露隐私”被起诉。
最近,大参林上了热搜,标题是《买避孕药惹出轨曝光,男子准备起诉药店》。事情的起因是广东一家大参林门店里,顾客买避孕药时付款失败,店员便联系了男子的老婆,把他出轨的事给揭了出来,这下男子气不过,打算去告药店。
其实,对于大参林来说,一家门店惹出点官司算不上什么大事,真正困扰公司的是那些更棘手的问题。
实际上,大参林的掌门人被拘留这事儿算不了什么大新闻,真正让公司头疼的是其他更难搞的事情。
2023年7月14日,公司实控人之一的柯金龙被留置。到2023年8月24日,他收到了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发来的《拘留通知书》。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到了2023年11月23日,柯金龙又收到了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依法提起公诉。
这些事情一直拖到2024年3月1日,大参林才发布了公告。
一个月过去了,法院公布了判决,2024年4月大参林全资子公司茂名大参林连锁药店被认定犯单位行贿罪,罚款400万元;而柯金龙本人也被指控单位行贿罪,一审判处三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还被罚款50万元。之后他们提出了上诉,但二审直接维持了原来的判决。
据公开资料介绍,大参林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广州。这家企业算得上是非常典型的家族企业,由柯氏家族的三兄弟柯康保、柯云峰、柯金龙共同创立,大家持股差不多,职责也很分明。从公司成立到上市,柯云峰一直担任董事长,柯康保是董事兼总经理,而柯金龙则是董事、副总经理。
在2015年,三兄弟签了份《一致行动协议书》,大家都承诺啊,以后企业涉及重大经营和管理的大事,必须得三人一起共同决定,不能单独操作。
到2016年,大参林已经变成了营业额超过6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超过4亿元的规模庞大的连锁药店企业。到了2017年,大参林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几年后,大参林的营收、净利润等各项财务指标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截止到2023年底,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245.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是11.66亿元,和2016年相比,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不过,从去年起,财报上的数据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再者,柯金龙在前两年就被留置了,按照规矩,应该立马公布,偏偏大参林拖了几个月才发布公告。
交易所觉得公司没有及时披露实控人被刑拘的事情,违反了法律法规,所以对当时的董事长柯云峰、总经理柯国强、董事会秘书梁润世进行了监管警示,还公开谴责了柯云峰、柯康保、柯金龙这些实控人。
在这段隐瞒不公布的半年时间里,大参林的前十大股东之一,高毅资本,可是拼命卖出了不少股份。
高毅资本在2021年年报中首次登上前十大股东榜,持有大参林股份4.43%,由私募界的大佬冯柳操盘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1号基金所持。到了7月份柯金龙被留置之后,截至9月底的三季报显示,这只基金竟然从大参林前十大股东中退场了,离开的时间点真是挺巧的。
今年6月,柯金龙自己也动起了减持的念头。
6月4日,大参林公告,实际控制人之一柯金龙打算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277.7万股,占总股本的2%。公告说,减持从6月27日开始,直到9月26日结束。公司解释,这是为了“调整资产和融资结构,偿还个人债务,以及降低股票质押比率”。
他说,理由也没啥特别的,反正最近牛市股价涨了点,赶紧出来套点现呗。
3. 一年关门4万家店,狂赚钱的药店生意真到头了?
以前这家药店,可是一条街上能开好几家,利润可劲高的生意,但自从去年起,这所谓的暴利也不太行了。
根据中康药店通系统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共关闭了3.9万家店面,而且关门的节奏还越走越快:一季度关了6000多家,二季度超过8000家,三季度更是关了9500多家,到了四季度,又关了1.4万家,速度逐步加快,到了今年也没有见减缓的迹象。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已经有35.4万家药店处于注销、吊销或停业状态,而仍在营业或存续的药店只有21万家。
行业里也有人猜,说未来五年内药店会大量减少,特别是那种一个小区周围开了好几家的店,看看谁扛不住就先关门。
就算是那些上市的连锁药店,也免不了会走到这一步。
年报里头显示,一心堂、老百姓、国大药房之类的七大上市药店巨头,虽然还能继续开新店,有点在扩张,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大部分都在过去稳步上涨,去年突然转头下滑,甚至还有些出现亏损的情况。
店铺数量和利润数据一起往下滑,明显感觉这两年药店行业确实遇到转折点了。
一些头部连锁药店现在也在探索新花样,整合中医诊疗、健康管理等服务,或者,把药店往便利店、小超市上引,就像罗森那样:
一心堂把药店打造成“便利店”那样,不光卖药、保健品,还提供护肤品、化妆品这些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还卖牛奶、休闲零食啥的。
漱玉平民准备在2024年试点加入牛奶、花生油等常用的生活便利品。与大树、旺旺合作成立的“大树漱玉”药房,主要经营个护、进口药品等具有特色的商品。
这种转型,在药店圈子里还起了个名,叫“药店+”模式,药店加诊所、药店加便利店、药店加体验中心、药店加宠物服务、药店加咖啡,甚至连药店加彩票都有:
既然这彩票都能加,不妨把思路打开点,想想线下门店里面,还有什么业态活得好,就往里面加什么:
药店加上足疗和大保健,按摩之后还能捎点膏药回家,那可是相得益彰;再结合美容美发,变成养生小馆,挺顺口;另外,药店旁边弄个小饭馆,推出药膳概念,店名叫“XX斋”挺有味道;还可以加个蛋糕,主打中药减肥面包,越吃越瘦,排队买的人肯定不少。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富深所配资-合法股票配资-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杠杆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